作者:舒思勤、洪希柠、夏昌盛
摘要
■ 核心观点:
1、公司概况:领先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
公司是快速发展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控股股东腾讯持股53.88%,能够提供流量、风控技术等强大支持。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毛利率47%。
2、行业前景:汽车交易成长空间广阔
2024年以及25年1-5月,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13%,二手车销量同比增长7%、1%。2024年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加大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未来二手车交易有望更加活跃。此外,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我国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25年1-5月销量同比增长44%,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电新组预测,25-27E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395、1,567、1,700万辆。
3、公司主业:重点向助贷、金融科技转移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交易平台业务和自营融资业务两大块,自2018年公司发展侧重点转向交易平台业务后,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交易平台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14%增长至2024年的80%。
交易平台业务:主要包括贷款促成、SaaS(金融科技)以及其他平台服务,前两者是重点,合计占交易平台收入比例为78%。未来发展重点在于金融科技业务,该项业务自2022年推出,22-24年收入复合增速为285%。得益于公司的风控模型等技术优势,金融科技业务的核心客户数持续增长,2024年核心客户数17家,较2023年增长7家。在客户数增长、二手车占比提高带来服务费率提升的情况下,预计25-27年交易平台收入同比增长15%/18%/15%。
自营融资业务:主要包括融资租赁服务以及经营租赁、汽车销售服务等,2024年融资租赁收入占比98%。随着负债结构优化、市场利率下行,平均成本率有望在2024年4.5%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收益端得益于未来公司着力发展二手车业务,二手车的收益率一般高于新车,因此平均收益率有望提升。综上,预计未来息差将提升,25-27年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6%/3%。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大幅下行;业务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监管显著变严。
+
目录
一、公司概述:专业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
1.1发展历程:快速发展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
1.2股权架构:控股股东提供强大资源支持
1.3高管团队:汽车金融行业管理经验丰富
1.4财务概况:总营收高增,三费率下降
二、汽车交易及汽车金融行业前景广阔
2.1汽车交易未来驱动源自新能源和二手车
2.2汽车金融行业渗透率有提升空间
三、业务重点逐步从自营向助贷转移
3.1 交易平台业务
3.2自营融资业务
3.3公司主要竞争优势
四、风险提示
正文
一、公司概述:专业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
1.1发展历程:快速发展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
公司最早是易车的汽车融资事业部,2014年正式成立,2017年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AI驱动的金融科技平台,以科技驱动业务创新,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普惠、便捷的汽车融资及增值服务,并通过AI驱动、科技赋能,为汽车金融产业链合作伙伴提供完整高效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融资交易规模约4,000亿元,累计融资交易量超450万,合作金融机构100+,覆盖城市超340座。
1.2股权架构:控股股东提供强大资源支持
公司控股股东为腾讯,第1、2、4大股东均为腾讯的全资子公司,腾讯合计持股比例53.88%,股权结构稳定。腾讯作为头部互联网公司,能够带来流量与风控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1.3高管团队:汽车金融行业管理经验丰富
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序安有20余年互联网、汽车及金融业跨国公司和中国公司的营运管理经验。张先生自2006年起于易车担任多个职务,深谙行业与公司发展情况。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总裁姜东2015年加入公司,此前在广汇汽车服务、神州租车等公司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1.4财务概况:总营收高增,三费率下降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17年的3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9亿元,其中2020年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汽车市场承压。2021年以来汽车销量回升,公司收入持续连续四年增长。归母净利润方面,2020年亏损12亿元,主要受毛利率下降以及信用减值损失增长影响,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净利润起逐年增长至2024年的8.1亿元。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7%,毛利率从2017年的56%起下降9pct,主要是公司的成本中促成贷款服务的佣金成本增加以及自营融资业务的资金成本增加带来的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的收益率下降所致。
公司各项费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研发费用方面,为了加大对风控模型、SaaS金融科技核心业务的发展,公司持续投入研发费用增强核心竞争力,24年同比+20%至2.33亿元,费用率相对平稳。销售费用方面,21年公司薪酬、股权激励费用以及专业服务费用增加导致销售费率达到高点,后续稳步下降。管理费方面,2024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6%,主要是管理人员薪酬增长所致,管理费率逐步下行。
近几年来来自营及平台业务的逾期率小幅下降,2020年逾期率突然攀升主要系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客户还款能力下降、资产质量承压所致。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自营业务压力降低,公司也紧盯逾期情况、提高二手车处置效率,2024年90天以上逾期率降低至1.86%。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增长至15.7亿元,主要是因为资产结余增加以及公司为针对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风险而审慎提高拨备覆盖率,2024年拨备覆盖率提高至196%。账龄分析显示,历史逾期率也在下降,说明新近资产安全性可期。
二、汽车交易及汽车金融行业前景广阔
2.1汽车交易未来驱动源自新能源和二手车
2024年以及25年1-5月,我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13%,二手车销量同比增长7%、1%。2024年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加大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未来二手车交易有望更加活跃。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我国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2025年1-5月,新能源车销售561万辆,同比增长44%。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占比双双提升,2024年末保有量3,140万辆,2024年同比增长54%。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电新组预测,25-27E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1,395、1,567、1,700万辆。
2.2汽车金融行业渗透率有提升空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已经趋缓。2014-2023年,市场规模从0.6万亿元增长至2.8万亿元,复合增速19%。从汽车金融渗透率来看,当前我国新车、二手车的金融渗透率在60%、30%左右,而海外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0%-90%的水平,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的提升空间较大。
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主要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以及融资租赁、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等。银行是最重要的机构,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汽车金融公司占比约40%。融资租赁和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等合计占比在降低,判断系2020年以来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趋严导致规模收缩以及部分机构出清所致。
三、业务重点逐步从自营向助贷转移
公司业务模式为利用互联网汽车零售交易平台,建立由包括消费者、汽车制造商、汽车融资合作伙伴以及售后服务供应商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为整个消费者汽车交易周期与汽车生命周期内的交易提供便利。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交易平台业务和自营融资业务两大部分。其中,交易平台业务主要包括贷款促成业务(促成合作金融机构向消费者发放汽车贷款,自消费者或合作金融机构处收取服务费)和金融科技服务,自营业务主要是融资租赁服务。
最初,公司业务以自营融资服务为主,2018年进行战略调整,重点逐步转向交易平台业务(助贷业务)。2024年,交易平台业务收入占比80%,较2017年提高了55pct。2022年1月,公司正式对外推出SaaS服务(即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提升至2024年的18%。
2024年,公司总融资笔数和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5%。其中,新车交易笔数小幅下降,但二手车增长强劲。随着置换需求的释放和政策激励的不断推进,2024年全国二乘用车交易量同比增长6.1%。公司采取差异化策略,将服务范围拓展至更多长尾客户,二手车交易数量同比增长25%,二手车融资交易笔数占比提升至48%。在汽车市场结构升级中,新能源车已成为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融资交易笔数同比增长51%。
3.1 交易平台业务
交易平台业务主要包括贷款促成业务,占比55%;SaaS业务(即金融科技业务),占比23%;以及其他交易平台业务(具体包括担保服务、汽车增值服务等),占比22%。交易平台业务目前成为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除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冲击整体业务收入有所减少外,近年来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趋势,2017-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为35%,SaaS服务收入占交易平台业务收入的比重从2022年的3%提高至2024年的23%。贷款促成及SaaS业务的服务费率从2023年的2.9%提高至2024年的3.7%。
贷款促成业务主要是公司促成合作金融机构向消费者发放汽车贷款,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收取服务费,目前仍为交易平台业务中的主要项目。贷款促成业务收入在2017-2024年期间复合增速为37%,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25%,主要是由于合约期限延长以及利润率较高的二手车贷款促成增长。
SaaS服务(金融科技服务)是公司当前的主要增长动力也是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SaaS服务主要通过金融科技平台帮助主机厂、经销商、金融机构及其他第三方科技公司与汽车融资客户建立联系,并且通过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帮助这些机构在接触客户、识别风险上更加精进。SaaS服务主要包括两种模式:1)“纯科技类”,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例如提供给保时捷租赁部门的风险控制模型,以助于有效识别优质客户。2)“流量+科技类”,在促进交易的同时提供额外科技赋能。例如提供给宁波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可以即时获得即插即用的汽车金融解决方案。
SaaS服务收入增长迅猛,2022-2024年复合增速为285%,2024年收入金额为18亿元,同比增长290%。2024年,SaaS服务的融资交易金额为211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科技+流量类”占比91%,“纯科技类”占比9%。2024年,金融科技业务的核心客户数(促成融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客户)增长至17家,每名客户贡献的平均收入约1.04亿元。
其他平台业务方面,主要包括担保服务、汽车增值服务等,收取服务费。随着担保客户数增加,公司担保收入在2020-2024年复合增速为124%。增值服务方面,公司的提供的服务包括六大项目,力争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公司创新推出的电池GAP产品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度,2024年电池GAP产品的交易量同比增长728%。
3.2自营融资业务
公司自营融资业务主要包括收取利息收入的融资租赁服务以及经营租赁、汽车销售服务等,融资租赁2024年收入占自营融资收入比重为98%。2018年起,自营融资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公司的战略重心由自营业务转向助贷业务。应收融资租赁净额的平均收益率在2020年出现显著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公司为促进销量推出了更多低利率产品。二手车的平均收益率一般高于新车,随着公司发力二手车业务,平均收益率有望提升。
公司融资渠道多元,着力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合作银行及金融机构100+,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人已达60+。2024年,公司发行了资产支持票据,优先级票面利率为2.3%,创历史新低。2024年净息差与2023年持平,为4.9%,自营业务平均成本率波动下行,随着负债结构的优化,平均成本率有望进一步下降,使净息差企稳回升。
3.3公司主要竞争优势
公司响应国家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性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号召。公司自主开发的Titan-AI云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领域,2024年对Titan-AI核心大模型进行升级,并成功注册“鑫智灵犀”和“智鑫多维”作为战略技术储备,其中“智鑫多维”是行业内首个汽车领域多模态大模型。
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及整个业务价值链,如智能呼叫、智能面审、智能审批、智能客服、智能催收、智能质检等。公司的人工智能代理通过运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学习、知识图谱及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大幅提升营销、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及资产管理等关键领域的运营效率及客户满意度。例如,人工智能呼叫服务已完成超过 8,200万次呼叫,人工智能质检代理每月可节省约 70 人月的工作量。
公司将AI技术运用在风控管理体系全流程中,在渠道管理方面实施动态监控,有效进件;预审流程高效审批,自动通过率提升至65%;利用AI反欺诈,止损金额近亿级;信用评估环节采用XGBoost、Auto ML、Deep learning等40多个风控模型进行多维度信用评估;贷中持续监控降本增效;贷后资产中心集中管理。在优秀的风控之下,公司180日以上逾期率已从2022年1.49%下降至2024年1.39%。
公司持续完善遍布全国的线下网络,积极与汽车经销商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已经与超过38,000家车行或经销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覆盖城市超过340座;合作金融机构超过100家,亦建立了低资金成本的竞争优势。
四、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大幅下行:汽车金融的需求以及客户的还款能力与宏观经济水平相关,若宏观经济变差,可能导致汽车融资额降低、已有客户还款能力降低。
2、公司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未来业务重点在交易平台业务以及二手车领域,若重点转移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公司收入增长不及预期。
3、行业监管显著变严:若涉及业务开展的相关制度出现重大变化且较以前更为严格,可能会公司展业存在影响。
阅读全文
《易鑫集团港股公司深度研究:业绩高速增长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
+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易鑫集团港股公司深度研究:业绩高速增长的汽车金融科技平台》
报告日期:2025年06月30日
]article_adlist-->作者:舒思勤 SAC执业编号:S1130524040001
洪希柠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50001
夏昌盛 SAC执业编号:S1130524020003
]article_adlist-->建发配资,配资优秀股票配资门户,实盘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