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发布了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标题直接触及敏感话题:“从占领经济到种族灭绝经济”。报告揭露了全球一些知名企业在巴勒斯坦冲突中扮演的深度角色。1000家企业被列入黑名单,涉案金额达到数千亿美元。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上,揭开了一张庞大而隐秘的企业网络。这份报告的背后,揭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如何通过剥削巴勒斯坦人的困境,获得巨大利益。
这份报告的分量十分沉重。弗朗西斯卡·阿尔巴尼斯历时数月,收集了200多份资料,每一份都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全球许多顶级公司正在通过巴勒斯坦人的苦难赚取巨额财富。报告列出了最全面的企业共犯数据库,涉及的行业覆盖军工、科技、建筑、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几乎每个行业都深度卷入其中。让人无法忽视的公司包括微软、谷歌和亚马逊,它们不仅是科技巨头,还在战争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开剩余83%报告中指出,85000吨炸药的数字令人震惊。这是以色列在加沙投下的炸药总量,足足相当于广岛原子弹威力的6倍。谁提供了这些武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35战斗机成了主要的杀伤工具,每架飞机的造价超过8000万美元。最令人不安的是,技术巨头们的深度参与。微软、谷歌和亚马逊通过“天空项目”向以色列军方提供云计算服务,合同金额高达12亿美元。当以色列的军事云系统负荷过重时,这些公司提供的服务器立即接管,确保战争进程不断。2024年7月,一位以色列上校公开表示:“云技术就是武器。”这一表态无疑让人震惊,原来我们每天使用的工具,正默默地参与了战争的执行。
在技术巨头之外,其他公司也参与了这场利益交换。以色列的Elbit系统公司在2024年利润暴涨,并获得了以色列国防奖。这家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紧密合作,共同研发无人机控制技术,这些技术最终成为了加沙上空的杀人武器。卡特彼勒的推土机更是成为了拆除巴勒斯坦房屋的象征,这些黄色的巨兽被改装成遥控武器,配备装甲和自动化系统,每次轰鸣都意味着一户家庭的破碎。其他国际巨头如韩国现代重工、瑞典沃尔沃等也榜上有名,参与到这些设备的制造中。通过这些机器,200万巴勒斯坦人被迫失去了家园,而机器的轰鸣声背后,隐藏的是无数家庭的悲剧。
令人震惊的是,以色列2023至2024年的军事预算达到465亿美元,比前一年激增65%。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法国巴黎银行和英国巴克莱银行正积极承销以色列的战争债券,债券总额高达80亿美元。投资者的排队购入,仿佛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可以被商品化。贝莱德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持有价值680万美元的以色列政府债券。同时,它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2%。这些投资很可能通过养老金和基金流入到这场“利润游戏”中,而公众却对此一无所知。
更为讽刺的是,挪威的全球养老基金声称自己秉持世界上最严格的伦理标准,但却将1215亿美元投资于这些在报告中被点名的公司,这相当于其总资产的6.9%。这笔钱本应为挪威人提供保障,却无形中为种族灭绝提供了支持。以色列在2024年新建了57个定居点,建设部预算翻倍至2亿美元。谁在为这些定居点提供建材?德国的海德堡水泥公司通过其以色列子公司,从被占领的巴勒斯坦土地上开采白云石矿,几乎挖空了整座山。西班牙铁路公司也参与了耶路撒冷轻轨绿线的建设,27公里的轨道直接穿越了西岸的定居点。在其他欧洲公司因国际压力撤出时,这些公司仍坚持不懈地支持这项建设工程。每一节车厢的投入,都在进一步加固非法占领的事实。
与此同时,像Booking.com和Airbnb这样的公司也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从2018年到2024年,Booking.com在西岸定居点的房源从26个激增至70个,其中东耶路撒冷的房源数量翻了三倍。Airbnb则在350个定居点中收取高达23%的佣金。这些平台的“度假体验”实际上是建立在巴勒斯坦土地的强占上,背后隐藏的是极端定居者的暴力行为。更糟糕的是,亚马逊则对以色列定居点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却拒绝为巴勒斯坦人配送。平台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让种族歧视的事实暴露无遗。
面对联合国的质询,45家企业中,只有15家作出了回应。其余30家选择沉默,仿佛不回应就能洗清自己的罪名。以色列政府也迅速发表声明,坚决否认这些指控,称报告“毫无依据”。然而,事实却无法改变。85000吨炸弹,总得有人制造;1000家企业,总得有人统计。这些无法否认的事实,显然无法因简单的否认而消失。
微软的回应最具代表性。公司在声明中强调“技术中性”,声称“云服务只是基础设施,客户决定如何使用”。然而,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当你知道客户使用你的技术杀戮,你还能说自己无辜吗?巴勒斯坦科技专家塔里克·达纳直接指出:“说技术中性就像军火商说子弹中性一样荒谬。”云服务和军火的作用一样,都是为了毁灭。
金融机构的辩护显得更加苍白无力。法国巴黎银行表示:“我们只是提供金融服务。”可当你的钱被用来购买炸弹,这又怎么能称为“服务”呢?一些企业已悄然撤退,挪威KLP养老基金从卡特彼勒撤资,爱尔兰战略投资基金退出了6家以色列公司的投资。法国的AXA保险公司也出售了Elbit系统的股份。这些举动到底说明了什么?如果真心无愧,为什么要急于撤资?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时,28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德国等6国投了反对票。这些反对票的国家,毫无例外地是军工企业的大股东,这种巧合不禁让人深思。荷兰检察机关也开始对Booking.com提起刑事指控,认为其从定居点获得的收入构成“犯罪所得洗钱”。如果定居点是合法的,为什么要用洗钱罪名起诉?
这些公司、政府和个人的行为,最终将面对国际法律的审判。国际法院已经明确认定以色列的占领完全非法,国际刑事法院也对以色列总理发出了逮捕令。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否也会牵连到那些企业高管?
这份报告的意义远不止揭露企业犯罪,它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企业责任认知的根本转变。消费者的力量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他们使用的产品和投资的基金可能与种族灭绝直接相关。随着社会认知的变化,企业再也无法忽视公众的压力。而这些企业高管,也将逐渐为他们所做的决定承担责任,接受历史的审判。
发布于:天津市建发配资,配资优秀股票配资门户,实盘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